admin 发布的文章


关于Meme

前段时间,几个工作室老板开会,围绕Meme到底是不是本轮超级赛道,我直接斩钉截铁的说,必须是啊,于是我讲了下面几个理由:

1、安安已经从年初至今上线10几个Meme代币,这已经不是信号了,是事实,只不过是我们反应慢,是我们没有去搜集分析数据;

2、项目方下场做Meme,Lester是莱特官方主动站台支持,某安安项目方说场内10几个项目方排队改名字蹭Meme热度;

3、VC下场做Meme,A16Z的创始人安德森已经私人支持了2个Ai赛道的Meme;

4、Sol上面平均一天出一个3000万市值的项目,3000w市值意味着它的总交易量1亿美金左右了,热钱都在涌入;

5、身边低风险爱好的投资人,都开始转变思维,布局Meme;

6、朋友说:"一个连散户都可以赚钱的市场",这已经是赛道级的红利,一定可以有更多10x机会,不要偏见;
今天是深入学习Meme的第四天,钱包综合胜率88%,赚了几千刀,初步形成了一个投资框架。
我在反思自己的认知,到底冲Meme的时候,什么样的总仓位是合理的,单个项目多少仓位是合理的?

关于撸毛

身边多个工作室老板纷纷解散团队,大仓位梭哈二级和Meme,或者放弃撸毛,内心还是有点感伤的,昔日的一些并肩奋斗的战友在撸毛赛道以后离去了。
一边是Meme如火如荼,一边是OM不断突破新高,但是趋势很明显了,Om空投的门槛和信息差较高,Meme的机会更多,门槛更低,正反馈更快。
Me明天也要开奖了,但是似乎已经没有人关注它了...

关于组织化

Web3团队现在两级分析,
分化点1:很多团队分崩离析;
分化点2:很多团队一起聚集办公或者形成联盟制;

前段时间我有讲,我们工作室也发生了巨变:什么巨变,我们发起组织了一个工作室联盟,邀请超级个体或者大的工作室一起加入,合作更紧密,利益捆绑也更深度,目前正在组织纳新和高效运转中,昨天去参加线下周会,分享了在做的项目和其他机会,期待这个组织未来能加入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推动组织平台化、高效化、精英化;

关于Meme

昨天是深入学习Meme的第三天,这一天可太精彩了:
1、凌晨Dexx工具被盗,给Meme热潮蒙上了一层阴影;

2、大饼官方发了一个图片,二级出现Bitcat,2小时破1亿美金市值,很多人吃到了10倍+;

3、Gmgn遭到攻击,无法买入和卖出;

4、马斯克发表Rip Pnut,一些大户解读为“安息吧小松鼠”,二级卖出Pnut;

5、学习《慧经》,复习了巫师的理论;

6、腾讯表格制作了信息源、买入记录、卖出策略、买入思考、复盘等,Lester和Bitcat入库;

7、复盘了Pnut一路的发展历程和K线变化;

8、深入使用Gmgn功能,群友@🐲WRking将军 的指导下,如何通过定性的数据扫链找金狗,这里面有确定性的方法论,瞬间打开了任督二脉;

9、群友给我发了资产记录,说这一轮通过Meme赚了百万美金,现在有点迷茫不知道怎么配置资产;

10、OM持续突破新高,简直是神盘,空投单户涨到了2000刀/户,当时定的策略是牛市,不能全部套保,现在来看是对的;

这里面着重来讲讲第1、5、6、8;

第1点,慢雾之前发过《区块链黑暗森林自救手册》,只要圈内呆的足够久,很多人都避免不了资产被黑/RUG、钓鱼等问题,一定要多看看,确保见过足够多的反面案例,才会降低资产丢失风险,也会在源头处隔离一些错误的操作。《慧经》里面也把安全放在首位,“一级市场简直就是币圈的黑暗森林,一些人为了骗你不择手段,telegram discord Twitter陌生人发的链接一律不要点”,也不要盲目不相信任何第三方的钱包和应用,不用任何Bot,尤其是电报Bot,没有人能保证在巨大利益面前,不动坏心思。特别是我看到要导入私钥的,一律不用;

第5点,虽然进入Meme第三天,但是每天进步很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站在行业TOP玩家的肩膀上,才能看到更好更快的看到行业的本质,如果只是人云亦云,跟着CA走,凭什么你能从如此参考的PVP市场里存活下来?凭什么你觉得自己能赚大钱?

PVP一定是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通过他们分享的思考、案例、经历等可以让自己快速的形成科学合理的投资框架,并在这个基础上迭代升级为适用自己的操作系统;

第6点,通过记录可以让自己头脑清晰,有条不紊,数据也可以在日后复盘中,反思自己当时的思考和决策是否客观合理,为下一次大机会提供数据支撑;

第8点,第三天一直是懵逼的状态,不太明白为什么有的聪明钱包总能在低市值的时候买入,它们是怎么快人一步发现的,又是怎么快速决策的;Gmgn这个5分钟数据成家量排行,给我提供了量化的数据参考,交易系统慢慢开始完善了

关于提醒

凌晨5点,迷迷糊糊,听到手机震动声,脑子还是朦胧状态,恍惚中听到Dexx被盗,仔细一听是@蚂蚁哥 蚂蚁哥的声音,立马快速想了一下,是否在里面有资产,然后在社区里发通知。早上醒来,想起来这件事,心里是暖的,在非抗力的突发情况中,想起了你并且给你打电话及时提醒的,一定是能抗事,值得深交一辈子的。

突然又想起来过往以来,每每复现脑海中,都会是暖暖的.大学时,放春节过年回家,一起坐火车前,朋友总会大早上提醒我不要忘记身份证等重要物品;

高中时,同学会跑过来私聊对我说,这个类型的题要多看,考试可能会考;
工作时,周会快开始前,同事提醒我准备好PPT;
恋爱时,朋友会善意的提醒我,怎么讨女孩子芳心等;
投资时,有个陌生群友带我冲项目,总是在关键的节点提醒我要做什么事情。

同样又在反思自己,未来遇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是不是也要列个名单,及时给身边这些给与我帮助的朋友们回馈:


15-1.jpg


15-2.jpg

关于深入学习

目前开启Meme第二天....我的定义,到底什么算是Meme的深入学习?
1、把Meme领域的各个细分赛道,龙头发展历史、市值发展(形成表格)搞明白

2、把拿到结果的KOL的文章反复阅读,提炼出来他们冲项目的核心方法论和背后的思考

3、总结出来已经上安安的Meme代币,它们的上所共性,找到交集区域,归纳提炼出特点;

4、关注Meme的一、二、三线影响力人物
一线:头部喊单人(马斯克,安德森)、项目方创始人(Amp)、社区贡献者(Andy)
二线:国内链上影响力kol、国外kol,活跃的贡献者
三线:根据CA搜索较早CX潜力项目的传播者

5、根据自己思考,系统化和框架性的列出来各个赛道的代表性Meme脑图,然后基于现在的认知,复盘去思考在当时项目的发展历程中,怎么做仓位管理和市值预期,例如什么时候冲,会打多少仓位,拿到什么市值卖出,什么项目应该钻石手,什么应该纸手,汇总就是做一个回忆模拟盘,回测自己的收益;

6、把Meme赛道的产品功能都体验一遍,搞清楚产品的功能区、使用流程等,例如Gmgn、Pump、Dexx等的使用

7、小仓位开始冲,记录项目的信息源头和分析、自己的思考、持仓变化、市值变化、心路历程、卖出策略;

8、一周复盘一次整体的收益、已冲Meme的生命周期数据;

关于场外交易

跟进了很久的AfterSchool,在25号开放Mint,Mint价格0.04E,1万个,打完只有400E市值,折合122万美金,很划算(符合获取筹码成本最低化的思维),定位于Eclipse的头部小图片社区(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方主网还未上线就开始运营小图片社区,这个是趋势),从预期来讲,二级3~5倍可以期待,且拿到Elicpse的空投是板上钉钉的。

因为我们拿了一些白单,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心里预期,于是寻找场外交易,找到一个愿意出售的工作室,但是由于信任问题,还在纠结怎么交易,幸运的是,他说自己之前是Futurelabs的研究员(经常和@老薛 老薛orFLabs合作),于是信任拉满,我说不用找第三方担保了,直接打钱给你,这就是信任的价值,可以大大缩短交易周期和沟通成本;

关于AI

现在越来越离不开AI,妥妥的智能小助理。外出时手机用Kimi,居家电脑办公时用openAi,例如在学习meme的过程中,全程几乎不用百度和Google,ChatGPT可以给我很易读的解释,非常系统化和简洁化。

遇到信息多的内容,直接让它帮我梳理为表格,遇到不懂的名人或者梗,不用问群友和私聊,直接GPT一下全部搞定,现在最新版本还经常给你2个答案参考,也会基于你的喜欢输出适合你风格的内容;

包括机器人信息提醒群,也在接入GPT优化信息内容,马上上线,给大家更易读的形式;

大概用脑图做了一些学习总结和记录:


14-1.jpg


14-2.jpg

关于Meme

最近几天在Meme赛道,看到身边有人赚了几十万刀,几百万刀,作为一个正常人,不焦虑不羡慕是不可能的,怎么去对冲这种心情;
1、原地上车(小金额参与体验)
2、学习案例背后的思维

所以我做了以下2件事:
1、$Pnut先买了1000刀,来对冲焦虑,晚上就涨了100%,这反馈太快,击穿了以往认知...,为什么冲1000刀?

昨天在群里提到,犹豫不决,先上100户,空投领域的100户,按照单户10刀,100户总计1000刀,所以买了1000刀,就当自己参与了100户

2、把ACT的发展历史和K线翻出来看了一遍,我在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2.1、Meme是否符合自己的以往认知?例如Web的低风险本质是:最大可能降低持币成本、获取代币成本最低化?
Meme在这个方法论里面,到底属于哪一环?

2.2、能不能用空投领域的角色来对比Meme?
例如:
该Meme属于什么赛道,天花板是否够高?就像Layer2的天花板一定没有Layer1的天花板高;

该Meme里面都有什么VC? 我把影响力巨大的KOL喊单,当做VC,就像马斯克喊单松鼠,这里面区分一、二、三流VC,马斯克属于顶级VC,聪明钱包属于小VC;

每一个阶段的市值都相当于融资轮次,松鼠5000w市值的时候,要去找里面的VC,而且要去评估该轮市值背后的持仓成本,这里面符合我们的思路:“最大可能降低持币成本”;

该Meme能不能上所?是否有大的VC、是否有巨大的市场影响力(推特曝光次数、媒体曝光)、叙事天花板高等

该Meme估值区间多少? 类比方法等;

更多思考还在量化中...

在以往我把成功的Meme当做小概率事件,那么小概率事件的结果来指导未来漫漫人生路的许多事情,是一定会失败的。现在我打破了原有思维,因为Punt本身不是小概率事件,安安在今年年初至今已经陆续上线10几个Meme代币,已经是具备充足的样本量和财富效应,这是必然事件,而且这背后一定有可以量化出来的上币模型,Tips:已经总结出来了3条,内部基金在未来会用这个方法论深度参与;

开车路上听了小鑫直播,又看到秋兴发了一条招聘广告,大概意思是孵化了一个新的团队,用来冲链上项目,可能大概率是Meme,所以大家都准备团队化冲Meme了吗?

关于学习

昨天列了一个Meme学习目录,从Doge/Pepe发展史到Wif、Act、Pnut等,从K线到估值等、列完之后发现好多要做的事情,有点发愁;

突然想到了马斯克关于学习,曾经说过的大意: 绝大部分人是很懒惰的,几年不会去学习,所以你只要比别人稍微努力一些,就可以超过全社会60%的人,专注一点就能超过80%的人,深耕3~5年,
进入前10%都不难;

关于社交

和安安某项目方负责人围绕Meme聊了一个小时,从团队的组织框架聊到Meme赛道上中下游,最大的感受是,专业还是专业,沟通起来高效,一针见血,双方都能清晰的获得想要的答案和数据;

和一个工作室老板凌晨聊了蛮久,他一共拿到2次大结果,一个是赚1000w美金的经历,一个是赚百万刀,很厉害,计划线下活动邀约过来分享;

上个月是“超级Meme月”,也是我高强度学习Meme的半个月,平均每天枯坐14小时以上,一直在寻找+总结玩Meme的方法论,顺带把我每天学习和思考的一些东西写成日记发出来一起交流,学习计划和日记定了半个月,大家反馈很爱看,那就接下来就作为学习&思考日记作为常态化的方式给大家分享了。

给大家分享上个月的一些学习日记,对大家玩Meme应该有所启发。

➤ 关于工作

1、借贷新增了一些Saga质押。

2、完成了内部资源库的产品文档编写和原型图架构。

3、部署了一台Nillion服务器。很久没有参与此类项目的一线工作,依然成就感满满。

4、参加了33Dao本周会议。大家围绕meme进行了深入讨论。我们内部准备了10万美金,并在寻找一些定性数据和方法论,尝试测试并提炼出一套自动交易系统。

  • 例如一些定性指标:市值从500万到2000万所需时间、持仓人数的基准、前10或前20巨鲸的持仓成本价与现价比率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定性数据分析,打造一套正EV的Meme交易系统。

此外,我们也在优化交易所监控系统,以最快速度获取信息,找到下一次交易所上币的短线交易黄金期。

➤ 关于社交
高兴姐的观点很有意思:“不社交,只搞钱。”成年人社交本该如此,尤其在web3行业里更是如此。如果外出社交时,对方不能提前展示出对我的预期价值,很多时候连出发的动力都难以产生,即便距离只有5公里。

那么,哪些事情会让人对你产生预期价值呢?

  • 公开分享文字、视频等内容,且具有一定影响力。
  • 拿到过赚钱成果,让对方产生深入了解的期待感。
  • 在社区内活跃,频繁出现,建立信任感。
  • 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和解决方案。
  • 拥有优秀且规律的个人习惯,如读书、跑步等。

很多人也会约我见面。我理解大家的成长和社交需求,但换位思考一下,你是否拥有足够的能量,让对方带着期待赴约?或者说,最差的情况下,你如何成功约到对方?

许多年前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人总以“时间忙”来拒绝邀请。如今我深有体会,并非真的没有时间,而是对方在衡量投入的时间是否值得,是否能超出原有轨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