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Essay口水话 下的文章

在低谷和迷雾中,持续学习。

人的大脑可能有一种反馈奖励机制,在一件不停获得回报(现金或者情绪)的事情上,可以孜孜不倦的持续投入,哪怕一天工作20小时,也能连肝很多天,比如@Anna Ann.但是在低反馈的事情上,坚持住就特别不容易,比如你的工作。每天干10小时,月薪7000那能有个鬼的动力。经过一周在Web3的高强度学习,终于在今天,陷入了极深的迷雾之中,归纳起来大概以下原因:

信息分散: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讲过是如何对web3产生死灰复燃的兴趣点,我已经离开这个圈子2年了,其实正经说,我就没有进入过这个圈子,以前只是参与过朋友的项目都老鼠仓,后来赚了点小钱之后,梭哈合约,毫不意外的出了意外:爆仓了。我身边的人都不爱学习,我也没有如此集中的学习过web3的专业知识。现在发现这两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BTC已经从15000涨到了12W,而我全部踏空。但这不重要,因为这不属于我认知范围内的钱,我曾认为BTC可能归零呢。扯远了,由于身边并没有专业的web3朋友圈,所以我是从@@li_sheng84841开始的学习之路,没有加他的付费群,因为我不确定是否进入这条赛道,继续在沙子里面淘金,目前已经发现很多宝藏账号,努力学习中。但是问题在于,这样学习的效率非常低下。
要学习必须付出2种代价:

  1. 金钱
  2. 时间

资金不足:

目前为止我知道的基础投入情况:

  1. 付费社群1k- 10k的入群资格,好的社群有钱也进不去
  2. 起步所需基建,大约2万(100套账号+电脑+手机)
  3. 起步所需流动资金,大约10万
    以上均为人民币计价,数据来源:维尼。把要求降低一点,最好接近10万

没有同伴

一个人在一条新领域中打拼,是非常消耗精力的。有太多琐碎无用的信息需要过滤,又有太多高密度高质量的内容需要消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个小伙伴,无疑是一种高回报杠杆。

关于读书和学习

最近的学习全部都集中在了web3上,英语除外。
Duolingo + EnglishPod + sentences construction exercise + 轻量阅读。

Essay:

About Mega:
I reviewed my WeChat chat history. The last massage was on May 4th, about two and half mouths ago.
She never replied after I asked her whether she was married.
Mega is my middle school classmate. She’s a beautiful and charming girl with beautiful handwriting and a talent for music.
Given her family background, We weren’t in the same league.

你不是真的想赚钱,只是想被施舍

很惊讶我会写下这个标题,这是我上厕所把那话儿掏出来的时候突然想到的。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要排除一部分体制内的朋友,他们已经成功上岸,此生衣食无忧,对于赚钱也没有多少兴趣,热衷于多拿工作少干活,学不学习这种屁话,对他们毫无意义,父母亲关心网的天花板,就是他们职业的天花板。
这话对我自己和跟我差不多的人说的,回看从2010年到现在的15年时间,除了中间有段时间运气比较好,被朋友拉去做点小生意,然后又被朋友拉去管理小公司,然后又自己做点小生意,那4-5年的时间,相对于普通底层人肉电池来说,确实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况。除此之外的10年,有5年在不停的走下坡路,有5年处于自怨自艾之中,中间做过很多事,但是没有一件成功,因为没有一件,我为之拼尽过全力,看到蒸蒸日上的朋友渐行渐远,那种少年时有人拉你一把的现实,渐渐走入了梦幻。最后一次还有朋友准备拉我一把,是在我进入电力公司当人肉干电池的第一个晚上,顶着感冒被派往甘孜州出差的路上,他的声音也很疲惫,由于在赶路加之第一天上班加感冒加出差,我没有听出电话中他声音和语气与平时的差异,他只问了一个问题:工作有着落了没有。我说有,今天第一天上班,他说好,那就没什么事了。遂挂了电话,那是我们最后一次通话,也是未来10多年最后一次通话,兄弟被抓,可能面临超过10年的刑期,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中间有很长的时间,误以为我是热爱生活:攀岩、SUP、滑板、羽毛球、读书……现在反思来看,或许只是生活和工作的无奈之举。我仍在等待一个,别人施舍的机会,但我们都知道,这种机会不会再有了。而不是去创造一个,自己能赚钱的机会。
任何人都有运气去赚一次钱,有些人甚至有2次机会,但很少有人有能力保留财富并持续性的赚钱。这就是运气和能力的差别。
认为自己是凭实力赚到的钱,和相信别人说他是凭运气赚到的钱,一样愚蠢。

关于副业

  1. Web3:这几天一直在疯狂学习,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学习的路上碰到取得大结果的人,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勤奋,一个比一个年轻,这真的相当刺激,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在刻意培养写作的习惯,这个习惯又个好处,就是没增加一片文章,归纳的能力就随之提升一点,执行力也跟着提升一点,学习的细节会在之后更新的文章中陆续放出,现在处于步子迈得太大,消化不了;
  2. KOL:目前还是坚持写文章,坚持学习,输出的时间可能会继续往后延;
  3. 外汇交易:Vegas通道1小时、4小时基本学习完了,现在开始去学习和检验daily currency交易方法,这个也暂时没有具体的时间线,因为交易系统仍然没有建立起来,我不想通过经验和自己的判断去交易,那是相当愚蠢的。

关于读书和学习

  1. 仍然专注WEB 3的学习,实体书目前就是英文'The Magic Tree House'第2册和海龟交易法则。
  2. 英语duolingo三个单元,Englishpod 第74课。

Essay:

I drank my last bottle of beer yesterday and didn’t buy any more after that.
I’ve put drinking on my ’stop doing’ list.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n ten years that I’ve decided to stop drinking, except special occasions - Like having a toast with friends or sharing a drinking with my partner.

月薪7000的人,没资格写日更。

大约5天前,我决定结束自己这6年颓废的生活,开始想要赚点钱。这个发条就驱动着我迅速行动,但是毫无意外的是,拖延症在第一天就犯了,是否像极了逢年过节许下愿望的你。好在犯病的第二天我就迅速扭转局势,着手了具体工作。大致的过程如下:我打开Youtube subscriptions准备看看以前订阅的那些大神有没有什么值得我模仿的赚钱之道,然后不小心点开了Home page的推荐,好家伙,一个我感兴趣的推荐内容:Web 3 的赚钱总结,行吧,那就看看吧,反正也不要钱。这貌似是一对couple做的账号,里面都是关于web 3 的各种内容,靠谱的和不靠谱的,总之就是为了赚取流量的内容,我这一期也不例外,就是为了我这种准备白嫖没有资源又想有点点行动的人准备的,反正看了也白看,Hosts在节目里煞有其事的例举了一系列的赚钱方法,令我惊奇的是他们第一个办法就是让你先从5U - 1万W,卧槽这个本金我省省还是有的;然后从1W - 10万 U,卧槽这就更厉害了,最后还有10W - 100W和100W+,这尼玛不逆天了啊,想想我看了一个视频就准备投入10U进去操作,是的你没有看错,我准备的投资额是Hosts说的整整一倍,然后通过自己天赋异禀异于常人的操作,坐拥100W+ U的财富,那一刻还有一点小激动~幸好我也只是为了在中午下饭佐餐看的一个视频,他们真的从5U开始讲,第一件事就是:撸空投。这在我的认知范围之内,23年初我就知道撸空投了,当时合约还没有爆仓,以为撸空投无非就是赚点猪脚饭,没多大兴趣,后来Hosts截图了两篇更新在X和公众号上的文章,我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两个人:XXx和xxx,真的有人以撸空投为生,而且真的在这个行业取得了大结果。我的肤浅终于被颠覆了。我花了4天时间,完整的看完了这两个大神的文章,极其震撼,收获颇丰。以至于在写下的所有文字,我甚至认为其毫无价值,简直是在浪费自己和读者的时间。

关于副业

一共3个方向,并行且都要做,以及我的理由

  1. 撸空投:要取得一个结果,一个好的办法就模仿,模仿他做的事,模仿他的思维,模仿他的行动,既然我了解到了这些大神,就去跟随他们,暂时以我的能力,无法在行业拿到大结果,但是吃点边角料,也对我很有帮助,这种帮助立竿见影,比如坚持学习和写作,无论如何都要在每天执行,已经是我产出的一个结果了;
  2. 做KOL:要把学习转化实践,做KOL的过程,就是使用费曼学习法 检验学习内容的过程,这个事情本事作为学习的过程并不指望有什么回报;
  3. 外汇交易:这本身是我喜欢去做的事情,因为以前梦想的图景很简单:进入、浮盈、退出。这其实是交易的本质,你在市场能做到,一共3件事:进入、等待、了结。但是为了实现这三件事,需要一个稳定盈利的模型,然后100%坚定不移的执行这个模型。学习并掌握一个稳定赚钱的模型并不难,技术分析就算以我这种资质平平的人来说,一个月也足够学习得头头是道了,关键在于执行。这可能需要好几年的功力,一开始我看顺势交易,觉得好傻,为什么要高位买入?为什么一个月才交易几次?现在我不这么想了。

关于读书和学习

前天把“维尼的撸毛日记”读完了,今天把“P总朋友圈”读完了,收获满满,值得再读,以他们的投研能力、资源、执行力如果都挣不到钱,那么这个市场也就走到了尽头,所以当我拿着7000月新的时候,不应该抱怨社会不公,毕竟我年入百万的时候,也没有抱怨过社会不公。
英语学习现在用ChatGPT辅助造句练习,AI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老师,现在整理文档和学习英语,都完全离不开AI,本来计划开始以'New concept English'为主线,进行Sentence construction exercise。但是这两天在赚钱的阅读上花费时间过多,没有达到既定训练时间。

回到月薪7000的人,没资格写日更这个话题,仁者见仁吧,我认为至少,我从中得到了训练。

Essay:

My friend and I discussed a topic whether loving someone is important
I think it's very important
If she is a sow, then you are just a boar
If she is an angel, then at least you are a prince
As a prince, You'll care about your character. You'll have faith, dignity, and a bottom line.

在昨天完成了经典教材Family Album USA的全部听写课程,78个章节24000词,总学习时长约200小时,历时1年。BBC和Duolingo测试成绩均为B1(ealy),一开始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也不清楚这门课程的具体学习方法,这一年大概花了400-500小时,那么至少有100小时花在了学习:如何学习英语上。凡事没有老师带,要走很多很多弯路,好在这件事我并不着急,不就是学个英语吗?谁还没学过啊,但这件事坚持到今天,有很多东西值得总结:
请输入图片描述

如何度过窗口期?

一开始会经历无法坚持的挫折,会因为记不住单词、老是弄错语法、看不懂固定表达、听不懂发音、进步缓慢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由于几乎毫无用处、孤独、充斥着身边人的嘲笑而放弃。我还记得,在刚刚退学的时候,那大约18年前的事情了,我就至少四五次下定决心要学好英语,但是无一例外都没有坚持下来,这次毫无间断的坚持了一年半,我觉得在最开始,清晰的动机,是度过窗口期最重要的支撑,毕竟如果考不过就上不了大学的话,你学习的动力很会很充足。

为什么要学?

就现实来看,我觉得绝大多数人的理由是因为:考试。我的理由却有点无厘头:为了不被人骗,为了上岸。大约2019年初,和朋友讨论房价的事情,我坚持看跌,知网上全是支持我观点的文章,朋友坚持看涨,也有各种理由,讨论中我猛然发现为什么我们都在社交媒体上找到了强烈的支持自己的证据,我想什么他就通过算法加强我的观点:狗日的在喂老子吃屎。 顺着这个思路找寻下去,我发现这是所有内容平台的通病,只要是被动内容,那么就无法避免,所以我立刻卸载了手机里面的所有内容平台,再后来进一步发现,中文社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充斥着大量被恶意翻译、断章取义的的内容,追根溯源之后又发现不懂原文,这就只能任人愚弄了。再后来接触到了加密货币,接触到了技术分析,我很喜欢一个交易模型,但是关于这个模型的中文信息非常少,我尝试着用机器翻译,后来用ai翻译,结果都不如人意,这也是我要开始英文学习的动力之一。如今已经完全成了习惯,动机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

开始比准备重要

除了结婚和具体交易以外,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准备好了再做,以前我老是陷入准备好了再做的陷阱中,其实那是你的潜意识,在替你本身不想做这件事或者自身的懒惰寻找借口。发小曾经嘲笑过我一件事:我帮他装一个电脑系统,足足折腾了4天,理由是我要给他装一个尽善尽美的盗版windows系统,这真的是很可笑。学习这件事,你永远不可能准备好,我找到了一个坚强的理由以后,直接就开始了,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做,就背单词,当然这很蠢,但当时确实就这么开始了,几个人乐此不疲的用“奶酪单词”开始背,还煞有其事的每天背10个,后来偶然发现小伙伴在用Duolingo,我就抢过来试了一下,打开了新世界,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不背单词,立刻意识到我学习方法有问题,不能背单词,没卵用,然后B站搜索如何学英语,妈的完全和我想的不一样啊,由于当时已经开始了一两个月,硬着头皮接着上吧,如果一开始就知道这件事这么难,我根本就不会开始。

教练比伙伴重要

也许学得足够多,运气就会足够好,我发现不对头之后,立刻去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慢慢发现问题:原来听说读写都要练啊,你不是哑巴英语,你是听说读写样样都不好! 慢慢解决问题:重学音标,解决发音和听力,不像中文的字正腔圆,英语更加抑扬顿挫,有连读、重读、弱读、略读、节奏;有语法:英语是一门精确的标记性语言,注重精准表达,原来造句这么难,句子里还可以包含句子;有固定搭配:原来work和out一起不是work要out了,是健身,也是搞定;有介词:原来中文的“在”在英文里,有几十种in\on\of\with\to\into\up……如果没有教练,将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你不会知道如何分配时间,听说读写究竟是并行还是串联,缺乏练习的机会,但是我没有教练,那是因为我已经走过来了,有一套自己适应的方法去学习,但这非常浪费时间,不可取,如果重来一次,我十分乐意找个教练,没有教练还有一个原因:我不考试,也怀疑在这8线小县城有没有合适的老师,所以更愿意在italki上找个母语者交流。中间朋友推荐过中国特色English Corner,但是没去,就是从中国人这里,我会担心学错了。

习惯比目标重要

很幸运在这件事情上一直没有为自己订立一个清晰的目标,只有一些模糊的阶段,比如Family Album USA的听写结束后,进入造句练习的阶段,主线教材新概念1-2册,坚持泛听1小时(基本就是通勤路上),精听15分钟,写作15分钟,Duolingo在早餐时搞定,约20分钟。每天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但专门为语言学习挤出的时间,其实只有半小时-1小时,是很划算的。

结语:有什么用

发小问过我多次,你学英语有什么用,我说如果我英文好,就算在当保安当司机,我也是高级保安,高级司机。英语作为主流语言(其实用的人没有中文多,但中文是主流语言吗?),是人生的一种杠杆,把你会的技能,同步到两个不同的世界。

Essay:
Because WeChat often delete articles for no reason,I reposted 'P总日记' on my own website.
Today is the second day since I decided to wirte an article every single day. Yesterday, I finished the dictaion exercise for 'Family Album USA',and I need to start a new sentence construction exercise.
However, This is a new beginning.

现在是晚上9点15分,才开始动笔写今天的日更,早上7点就出门工作了,下午5点半结束工作,但是侄女回来了,去接她耽误了2个小时,导致今天点to do list完不成,吉他练习就落下了(因为吉他练习都在城里,而我住乡下,实在就没有办法了)

关于副业

目前刚刚开头,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定下的日程工作任务,除了正常上班外,一个是撸毛,一个是外汇交易,还有一个做KOL:

  1. 撸毛处于疯狂学习状态,现在本金不够,想法是先交学费入圈,至少不要让自己被排除在圈外,等适合的机会出手
  2. 外汇交易准备使用Vegas的模型,他一共提供了4个模型,Vegas在他的书中提到,他本人最终使用的模型是VWB结合1 hour tunnel,还没有入金的原因有两点:
    2.1我还没有完成Vegas 4套交易模型的测试工作;
    2.2我想先看完“海龟交易法则”这本书。
  3. 对于KOL,目前的想法是通过Youtube和X,具体的细节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关于读书和学习

我把读书和学习混为一谈,这或许是为了逻辑自洽,或许是为了偷懒,但我不得不这样做,学英语、学吉他、运动和上班占用了我太多的时间,目前看起来没有什么好的解法。占用时间最多的是上班,但是目前被动收入和副业收入都还没有超过上班,只能先把那个工作做好;否则一旦失去收入,其他一切可能都会做不好,心态会焦急,而心态是投机的头等大事。 我只能把读大神的文章也当成学习读书,当我兼顾不了的时候,那么我只好告诉自己,今天学习了,也读了书。
“海龟交易法则”真是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刚刚看完引言,短短数页,就已经画了许多笔记了。再次摘录一句我认为是交易的核心之一的理念: 交易的难点不在于概念,而在于应用。学习交易很容易,但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在实际交易中是非常困难的

Essay:

About ten years age, My ex-girlfriend was diagnosed with epilepsy.
She stopped taking her medication for a year.
And she started taking her medication again two weeks ago.
But the way she has to take it is complicated.
So I remind her to take her medication every day.But she often doesn’t respond or she replies very coldly and inpatiently.
I had two problems needed her help today, but she was really really inpatient.
Maybe I shouldn’t bother her once I no longer to remind her to take her medication on time.